中国土著
它的诞生源自一次偶然事件
却让大多乳糖不耐受的中国人
有了稳定易吸收的蛋白质来源
同时满足了口腹之欲
要说豆腐
绕不过去的就是它的原料大豆
5000多年前
中国人就开始栽培大豆
并将其列为五谷之一

至于大豆起源的中心
经过国内外学者长时间的研究
东北、华北、江南等地
都有证据被认定为是大豆起源的中心
如今
中国人对大豆的依赖度越来越高
去年大豆产量达到了前所未有1600万吨

最初
中国人只是把大豆整颗蒸煮成豆饭来吃
直到公元前164年
淮南王刘安在炼丹时
无意中把石膏点到了豆浆里
豆汁逐渐凝固成块
虽然有了新的吃法
却因那时的豆腐凝固性和口感差
所以迟迟没能进入烹调主流

直到五代时期
豆腐才成为大众喜爱的食物
人们将其称为“小宰羊”
即可与羊肉媲美的美食
到了宋代
豆腐开始全面流行
当时的泰安豆腐最为著名
如今泰安人仍以三美自豪
那就是著名的白菜、豆腐和水

宋代不仅是中国人喜食豆腐的开始
这种美味更是传到了日本
其实很多日本人认为
豆腐的制作技艺是唐朝高僧鉴真带到日本的
但日本关于豆腐最早的文字记录却是南宋时期
最初它只用于祭祀
直到14世纪初
才被端上民众餐桌
再后来茶道大师将其用于茶道料理中

到了明朝
豆腐传到了朝鲜
由于食材贵重而稀有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
豆腐仅供皇家食用
或供奉祖先和神佛
直到朝鲜王朝末期

豆腐传入欧美的时间非常短
上世纪80年代
亚洲移民把这种美味带到了西方
那时很多外国人从未听说过豆腐
中餐馆如果有豆腐这道菜
需要在菜单上做单独的说明
豆腐很快征服了西方素食主义者
其中就有前披头士乐队成员

如今在中国各地
豆腐正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做法
征服食客的味蕾
比如北方
人们多吃用盐卤成型的豆腐
口感坚韧、紧实

而南方人吃的豆腐以石膏作为成型剂

后来又有了更多的变种:
油豆腐、豆腐干……
甚至有了经过发酵处理的毛豆腐

滋味各不相同的豆腐
被做成众多菜肴摆上餐桌
足以满足男女老少所有人的需求